最近几年,餐饮黑科技兴起,各种“机械人手臂、传菜机器人、沉浸式5D场景体验、智能餐桌”层出不穷,表面上看只是单纯地刺激了消费者的感官,实际上却是方便了消费者,让消费者在便捷和富有趣味性的交互过程中产生依赖,而这些正是当下年轻人在用餐上的刚需。
其实,“黑科技”早就走入了学校食堂,并且已经应用到了食堂的日常运营管理中!下面就一起来看下,究竟都有哪些你们不知道的黑科技,正在改变食堂运营的前端和后端呢?
人脸支付、移动支付,3秒完成付费
过去,相信每家校园团餐企业都会面临这样的一个苦恼:一到饭点集中用餐,就是他们一天当中最手忙脚乱的时候。究其原因,还是在“支付”这个环节浪费了太多的时间,不仅效率低,就餐体验也很差,导致很多学生选择更便利的外卖。人脸支付、移动支付慢慢渗透到高校食堂后,这种情况得到了有效的改善,无论是食堂经营者、工作人员还是学生,均从中获益。
打菜神器,按需拿取,剩菜率降低2%
“80%的团餐企业,可能会因为浪费、拖沓太严重死掉。”经营过食堂的人都知道,剩菜剩饭一直是团餐企业的天敌,只要是做团膳的没有不和剩菜打交道的。对此,业内人士认为:之所以出现这个问题,除了食堂没有做到精准备餐,导致食材浪费外,不灵活的拿取方式是剩菜率高的主要“元凶”。
什么叫不灵活的拿取方式呢?就是学生想要每样都吃一点,就要支付更多的餐费,但是味道并不一定合胃口,就会产生剩菜现象;阿姨凭心情下勺,还要频频“抖勺”,让学生产生不满。
如何避免呢?也许“智能称重”、“智能餐盘”能将此问题顺利化解。
应用“智能称重”设备后,学生自助选菜,只买自己喜欢的,用勺子从盛菜器皿中舀出菜后,再将勺子放回,机器会根据减少的菜量自动计算出费用,哪怕只想要几角钱的量都是可以的,喜欢的菜多打,只想试试味道的菜就少打,想吃多少打多少,全靠自己掌握。这样一来食堂减少了浪费,对于学生来说,他们也是非常高兴的,饭量小的女生可以省钱,饭量大的男生花过去同样的价钱可以多尝试一些菜品。
数据分析更赚钱,高毛利菜品优先上菜谱
大数据不是一堆冰冷的数字,是让经营隐形部分浮出水面和了解顾客的捷径。过去,很多食堂由于采购数据、档口菜品销售数据无法关联,导致无法进行精细化管理,造成不必要的食材浪费,消耗成本。凭经验管理、凭经验采购、凭经验备餐的弊端已经暴露出来。
现在,应用了数据分析后,食堂经营者能清楚地看到哪些菜品受学生喜爱,哪些菜品不受学生喜爱,哪些菜在午饭会有剩余,哪些菜在晚饭更受欢迎,根据数据来调整每餐的菜品结构,更新出更符合学生口味的菜谱。这样一来,拥有了更人性化的就餐体验后,学生们当然愿意来食堂吃饭。
此外,因为系统有采购成本录入,也有销售价格,这样就能准确知道每道菜品的毛利是多少,经营者就可以根据数据分析出来的毛利情况,适当上一些高毛利菜品,以增加食堂的营收。
智能收银结算终端,实时到账,资金周转率提升50%,
相信不只是团餐企业,很多食堂老板在财务方面都有两个困扰,一个是收银系统滞后,无法做到实时查账;一个就是支付通道有账期、有费率,被押账是家常便饭,资金无法及时周转。
供应链采购信息化,安全放心
现在,信息技术已经应用到供应链采购环节,可以做到从源头到过程的全流程信息监控,食材均有严格的质量风险控制,从源头采购到物流运输再到厨房,进而到加工到制成菜品,每个环节均有精细化的监控,基本可以排除这些食品安全隐患。通过与前端支付系统的配合,学生吃过什么菜、这些菜都由哪些原材料制成,均有数据记录,大大提高了食品的安全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