朱老伯今年70多岁,在照顾病妻之余,一日三餐买菜做饭觉得有点力不从心,有时只得搬张凳子坐着烧菜、烧饭。可自从有了食堂,不仅一日三餐茶饭调匀,食堂还有专门针对老年病患者配制的饮食,可谓解决了朱老伯的后顾之忧。
这种神奇的存在叫“社区食堂”:
它们菜品丰富、菜量很足,而且价格实惠、味道上乘,简直是一股“清流”。
说起团餐
年轻人大多数会选择商场里的美食城,客流量大,经营起来比较容易。然而为什么有很多从业20多年的老餐饮人,却越来越多的选择做社区食堂了呢?
这看上去不是更像有点“历史倒退”的意思吗?其实不然
据统计
截至2017年底
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2.41亿人,占总人口17.3%
其中还有许多空巢老人
限于自理能力
老年人助餐需求日益凸显
社区食堂不仅是顺应当下的趋势,并且相对其他类型团餐而言,也是占据一定优势。
社区租金便宜,客源稳定
社区食堂一般开设在各个相对较老的小区里面,一层有专门用来经营的小房间。而前来就餐的大部分为小区里面的中老年人,在家不动火,社区食堂的一日三餐的最好选择。
菜量很足,价格实惠,口碑好
很多吃过社区食堂的人都表示:食堂的菜量真的是外面吃的两倍。因此很多饭量较大的人也只要点2-3个菜就足够了。价格还十分优惠,两荤一素一汤的标准,基本上在15-20元左右。这类性价比颇高的社区食堂,也是很多学生党的首选。
人员精简,作息灵活
社区食堂的人员不多,一般小食堂的话:3-4个厨师,1个收银,2个收拾的阿姨,基本上是标配。人员的作息时间也会相对灵活,早中晚三餐的时间用餐人员会比较多,也会比较忙碌,而用餐高峰过了之后,收拾完食堂的各项事务,时间就比较自由。
大众化路线,家常菜品类丰富
社区食堂主要服务的是社区居民,因此方便、放心、实惠便是食堂最初设立的宗旨。很多餐饮人都表示:做食物,最重要的是用心;而恰恰最难的也是这个用心二字。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品质,说的容易做着难呐。
“好吃、不贵、有人情味”,用这句话形容社区食堂太贴切不过。
不同于市场上的餐饮盈利模式,社区食堂基本上是靠量取胜的。每一份饭菜的利润积少成多,也是一笔可观的收入。
络绎不绝的用餐人群和量足价优的美味菜肴,通过顾客群的口口相传,形成良性循环。